·丁文江:三十余年呕心沥血坚持传承国学武术文化   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张明学书画分享   ·关于召开2021鬼谷子国学智慧高端论坛的通知   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国学泰斗张志哲教授出席盛会
您的位置:首页忠孝文化 >

传统文化之“孝道文化”

本文导读: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,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,也是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建设的基本元素。晚清曾国藩有言,读尽天下书
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,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,也是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建设的基本元素。晚清曾国藩有言,“读尽天下书,无非是一个孝字”;近代梁漱溟也表示:中国的文化就是“孝的文化”,把孝放在极重要的位置。孝是一切道德心、感恩心、善心、爱心的源头,是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,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。

 

孝是什么?

 

孝的观念源远流长,甲骨文中就出现了“孝”字。从《说文解字》角度来看其涵义,“孝”字是由“耂”和“子”两部分组成。而“耂”是从“老”字演化而来,代表“家庭中的老人”,“子”则代表“家庭中的子女”。由此看出,“孝”揭示或反映的是一个家庭中老人与其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关系。

 

null

 

俗话说,水从源头来,树从根脚起,对每一个人来说,父母就是一个人的本源。父母之恩,与天地同久,与日月同辉。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这样的诗篇: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……哀哀父母,生我劳瘁……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。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!”(《诗·小雅·蓼莪》)……儒家有《孝经》《百孝经》《十跪父母恩》,佛教有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,古往今来歌颂父母的诗篇和歌曲何止千千万。

 

null

 

怎样做才算是尽孝?

 

在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,怎样做才算是尽孝?

 

孝养父母,满足父母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。孟子有云:“仰足以事父母,俯足以畜妻子,乐岁终身饱,凶年免于死亡”“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”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”,这描述了孝的物质保障。

 

孝敬父母,是对父母精神上的满足。《论语》中有这样一个例子:子夏问孝。子曰:“色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;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”

 

“色难”就是指对父母的态度。做儿女的,看见父母扫地干活,接过笤帚来自己做了;有好吃的,就先拿给父母长辈吃了。一般人认为这就是孝,孔子则认为,这并不是孝,这只是赡养。

 

“孝谏”父母,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若父母有了过错,子女就要规劝父母改正错误。

 

null

 

”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夫孝,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。”

 

孝道自西周开始,繁衍至今,一条令人叹口的时间轴没有终端,不断更新不断发展,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,历史上和今天里的孝道......

 

亲尝汤药

 

null

 

前汉文帝,名恒,高祖第三子,初封代王。生母薄太后,帝奉养无怠。母常病,三年,帝目不交睫,衣不解带,汤药非口亲尝弗进。仁孝闻天下。

 

null

 

有诗颂曰︰

 

仁孝闻天下,巍巍冠百王; 母后三载病,汤药必先尝。

 

扇枕温衾

 

null

 

null

 

汉朝时期,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,他知书达理,在炎热的夏天,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。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。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,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。人们称他:"天下无双,江夏黄香。"

分享: 

    忠孝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