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通知
汇才聚英(北京)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 时代名人网
当前位置:首页 > 会员风采
    易道承脉 玄医济世——徐波

    时间:2025-10-30 09:00:37 来源: 点击数:300

    辽宁盘锦的徐波,以正一派传承人的身份,在玄学与传统医学的交融之境深耕数十年。他既是古老智慧的守护者,将易道精髓与医理实践熔于一炉;亦是传统与现代的架桥者,让晦涩的玄学智慧落地为济世良方,在预测、堪舆与道医的多维空间里,书写着新时代的修行答卷。



     
    师承渊源:一脉相承的修行根基
     
    2021年庚子岁,徐波幸遇明师李宝军先生,自此叩开系统修习的大门。师父引他从国学经典入道,《道德经》的深邃、《周易》的精微,在他心中渐次铺展成智慧的地图。同时,他专注研习民俗殡葬文化中的传统仪轨,将书本上的文字转化为举手投足间的仪轨实践——不是刻板复刻,而是在每一个细节里注入敬畏:摆放祭品的角度、诵读祝词的语调、安抚生者的措辞,都需兼顾传统仪轨的庄严与人文关怀的温度。
     
    师父的教诲“玄学之道,不离日用;济世之要,在于诚心”,如刻石般印在他心上。他渐渐明白,传承从不是技艺的简单复制,而是心性的代代相续:每一次推演前的净手,每一次布局时的凝神,每一次施治时的专注,都是修行的注脚。
     
    术业专攻:贯通多维的智慧实践
     
    作为正一派嫡传弟子,徐波的专长在于将易道智慧拆解为可感可用的实践:
     
    在预测领域,他以天干地支为经纬,时空能量为坐标,精准推演事物脉络。但他从不将预测等同于“定数”,反而常说:“算得准,是为了让你看清风向,好调整船帆——风浪里的主动权,永远在自己手里。”他引导信众从“被动接受”转向“主动应变”,让古老的预测术成为照亮前路的灯塔,而非束缚脚步的枷锁。
     
    环境堪舆方面,他主张“天地人三才调和”。面对现代建筑的钢筋水泥,他总能找到与自然对话的密码:家居中,一张书桌的朝向或许能消解伏案的疲惫;园区里,一片水景的布局可能让整个空间的气场流动起来。他不搞神秘主义,而是将“藏风聚气”转化为可操作的指南——“窗户留三分敞,让气能转起来;床头靠实墙,像有靠山稳得住”,让普通人也能感知空间与自身的能量共鸣。
     
    道医祝由是他最具特色的专长。在他手中,这门古老的疗愈术褪去神秘外衣,露出“调心、调气、调形”的内核。遇情志郁结的患者,他以符咒为引,配合温和的念力引导,先解开心里的“结”;对气血不畅者,结合经络理论,用祝由能量撬动身体的自愈力。曾有位长期失眠的年轻人,西医检查无异常,徐波看出是“心肾不交”的能量失衡,通过祝由调心,辅以简单的穴位按压,一周后便能安睡。他常说:“祝由不是‘隔空治病’,是借传统符号的力量,唤醒人自身的平衡本能。”
     
    济世情怀:传统智慧的现代转化
     
    “玄不欺人,医不愚人。”这是徐波常挂在嘴边的话。他深知,传统智慧若只躺在古籍里,便会失去生命力。于是,他将祝由调理与现代心理疏导结合,为都市人缓解焦虑;把堪舆理念简化成“居家能量指南”,印成小册子免费发放;在公益讲座上,用“天气热要防暑,像《周易》说的‘变通者,趋时也’,人要跟着时节调状态”这样的通俗话,让《周易》走进生活。
     
    有年轻人问他:“现在都讲科学,这些老东西还有用吗?”他笑答:“你看中医讲‘阴阳平衡’,和现代医学‘稳态’理念不谋而合;《周易》的‘穷则变,变则通’,不就是教你遇到坎儿别死磕吗?传统不是老古董,是先人数千年总结的‘生活说明书’,关键看你会不会用。”
     
    如今的徐波,仍在易道与医道的路上实修不辍。他像一株扎根盘锦土壤的老树,根须深扎传统的沃土,枝叶却向着现代生活舒展——以易道为脉,承古老智慧;以玄医为用,济现世所需。这或许就是他的修行:让传统活在当下,让智慧照进日常。